|
2018年3月20日上午,蓬安县相如镇养蜂人黄明光正忙着繁殖蜜蜂,为外出放蜂做准备。“养蜂的乐趣就是跟着花期走,哪里有花,家就在哪。”55岁的黄明光从小跟着父亲养蜂,走四川跨青海闯甘肃,每年有10个月的时间都在外养蜂。
黄明光说,他出身养蜂世家,父亲年轻时,家乡盛行养蜂,父亲经常在家附近的一处养蜂场玩耍,由此对养蜂产生兴趣,从而走上养蜂之路。
“养蜂需要离群索居。”黄明光说,他是家中老大,从10岁开始跟父亲学习养蜂,后来,两个弟弟相继长大,父亲也把他们带上了养蜂之路,这一走,就是30多年,足迹遍布各地,兄弟三人也成了养蜂能手。父亲年迈后,兄弟三人接过了生活的担子,开始了各自的养蜂生涯。如今,两个弟弟分别在乐山和昆明养蜂,规模不比他小。
30多年来,蜜蜂成了黄明光最亲密的“小伙伴”,他能通过蜜蜂的作息时间预判天气,如果晚上蜜蜂早早归巢,预示第二天将是大晴天,如果晚上“加班加点”采蜜,第二天多半是降雨天气。
“南充属于丘陵地带,花源比较分散,因此,把蜜蜂分散放养是普遍的养蜂方式。”黄明光说,他有600多个蜂箱,每个蜂箱有将近5万只蜜蜂,分布在蓬安县多个乡镇,这样的养蜂规模算是“大手笔”。
“由于蜂群采蜜的特殊要求,每个蜂场必须相距20公里以上,因此,每个养蜂人都有自己熟悉的路线。”黄明光与许多同行建立了信息渠道,及时了解花期、蜜源及当地气候情况,避免多跑路而采蜜少。每年3月开始,黄明光与徒弟唐海军携带600多个蜂箱,逐花而行。
“今年还是准备走最熟悉的西北线,途经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。”黄明光告诉记者,对于养蜂人来说,只有到冬天,才可以回到家乡休息一下,待到来年春暖花开再出发。
有辛苦也有收获,每个蜂箱一次能酿7.5至10公斤蜂蜜,像黄明光这样的养蜂规模,一年下来,能收入近30万元。
花开人来,花落人走,追花逐蜜的养蜂人像蜜蜂一样辛勤劳作。在鲜花盛开的季节里,一年一轮回,带着一箱箱蜜蜂,长途跋涉,酿造属于生活的甜蜜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