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如今的婚宴差不多一天就结束了,旧时的婚宴通常接近三天才完成。酒席名称在男女双方称呼各异。
第一天:男方备好下午到女方的礼品,中午摆的酒席叫“过礼酒”。它不是正式酒席,随便小炒几个菜均可。吃完午饭接亲队伍在媒人的带领下,挑着、抬着礼品伴随着喜气洋洋的唢呐声浩浩荡荡地去接新人。
晚上:接亲的队伍和女方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,晚饭就叫“花园酒”。它是正式酒席,所以席上八大碗是必不可少的。
第二天早上:接亲队伍接上新人、嫁妆,还有送亲队伍满载而归了。
中午:男方举行了最丰盛的酒席,叫“正酒”。新人的到来给男方增添了无限风光。只见男方家院坝唢呐响彻、高朋满座、觥筹交错、划拳击掌,酒席坐了一轮又一轮。
第三天早上:男方的早餐叫“散客酒”,也是正式酒席。吃完酒后各路亲朋好友就该启程回家了。
中午:新郎和新娘还有送亲的队伍一同回娘家,中午的酒席叫“回门酒”,也是正式酒席。
坐歌堂是在女方家的“花园酒”结束后举行的。
儿时喜欢热闹,也惦记着歌堂上的糖和花生。经常穿梭在村里嫁女的歌堂上。若是请了我们去吃酒席的,坐歌堂是理所当然的。有时没请,只能跟随村里大点的伙伴扭扭捏捏地混进歌堂。
歌堂设在新姐家的堂屋。(没拜堂之前叫“新姐”)堂屋中间四方桌上摆有糖和瓜子。
开始入场:新姐在两个要好的未婚女伴的陪同下入场。两个女伴每人各端一银灯置于桌上。新姐坐在堂屋桌子上方中间,两个女伴分坐新姐两边。其他的亲朋好友就围坐下来。
开场曲:一般是新姐旁边的女伴唱。一盏明灯亮堂堂,照得新姐喜洋洋。今晚该你操漂亮,明晚该你入洞房。
新姐唱给父母:感谢父母多辛苦,起早摸黑盘大我。如今要舍父母去,怎不叫我落泪珠。
父母唱给新姐:女儿女儿你莫哭,嫁到婆家更幸福。爹娘盘儿不容易,孝敬公婆胜父母。
小朋友唱:麻雀儿,尾巴长,掉起尾巴吃高粱。高粱搁在案板上,守到先生哭一场。先生问它哭啥子?婆婆打发幺女子,办的啥子?红铺盖,白帐子,里面坐个大胖子。
最有趣的还是骂媒婆这个环节了,很遗憾只记住了一些。
骂媒婆:一颗谷子两头尖,我把媒婆当猪牵。牵到槽槽去吃潲,牵到角角去屙尿。猪圈板子密又密,媒婆身上蹭破皮。猪圈板子稀又稀,媒婆滚到毛斯里。
媒婆反击:母狗伢狗莫乱吼,赶快滚回狗窝口……
有的媒婆知道坐歌堂的环节,吃完晚饭早就溜之大吉了。
坐歌堂唱完上面旧时的歌谣后,接下来就是男女双方的亲朋好友唱,实行你方唱罢我方来的阵势。这时唱的就是当时比较流行的歌曲。特别是女方好事的姐妹爱起哄,逼着新郎唱歌,落落大方会唱歌的新郎是难不倒的,张嘴就来毫不犹豫。腼腆型的早就不知躲在何处了。
大家吃着唱着笑着,用热忱的心肠陪着新姐度过在娘家的最后一晚上。
热闹的气氛通常延续至11点左右。这时有人会端上一口箱子放桌上,箱子的四个角放有“压箱钱”。歌堂就接近尾声了。
撤歌堂:桃子开花二红色,姊妹同把歌堂撤。
安睡歌:望我新姐早歇息,明天还要赶路程。
还有诸多的细节和歌谣都没记忆了……。
|
|